找回密码
 新-注-册
查看: 64|回复: 0

8家上市公司披露“南北船”正筹划重组 “中国神船”真要诞生了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发表于 2024-6-12 21: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1日晚间,一份公告让不少投资者彻夜难眠。  7月1日晚间,中国船舶(600150)(600150,SH)、中船防务(600685)(600685,SH)、中国重工(601989)(601989,SH)、中国海防(600764)(600764,SH)、中国动力(600482)(600482,SH)、中船科技(600072)(600072,SH)、久之洋(300516)(300516,SZ)、中国应急(300527)(300527,SZ)等8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正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重工)筹划战略性重组。  这两家船舶世界500强是以合并重组,还是仅仅资产置换,7月1日晚公告中并未明确。公告中只提到: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不过,7月2日凌晨,有媒体在报道中,称“南北船合并获确认”。如果南北船真的合并,则有望打造出一个媲美中国中车(601766)的“中国中船”,或者说投资者口中的“中国中船”。  7月2日凌晨,因公告披露时间太晚,记者未能就此联系上市公司。庞大的造船产业链整合  市场上近年来反复提到的“南北船合并”,指中船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合并。其中,“南船”指中船集团,“北船”指中船重工。  中船集团官网显示,公司正式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门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中央直属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由中央直接管理,在世界500强中名列第364位。截至2017年底,中船集团拥有40余家二级单位。  中船集团旗下聚集了一批实力雄厚的造修船企业和船舶配套企业,包括江南造船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上海外高桥(600648)造船、上海江南长兴造船等。同时,公司还拥有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3家船舶研究设计机构,以及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等知名工程咨询、设计、总包单位。  中船重工同样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海洋装备产业、动力与机电装备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研发生产。2018年,公司连续7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245位,位居全球船舶企业首位。  中船重工拥有上市平台公司5家,二级成员单位95家,科研院所29家,员工17万人。  “南北船”合并的说法在市场内早已不新鲜,今年更是被频繁提及。  今年4月时,太平洋证券曾表示,民船方面,目前国际贸易相对不活跃,航运景气度仍处于低位,船舶需求量少,全球产能供过于求。在此行业背景下,“南北船”合并子公司船厂之间竞争关系依旧,若能够有效整合产能,促进技术开发和提升管理能力,有望提高整体国际竞争力;军船方面,“南北船”一定程度上有合作关系,合并后资源整合将继续加大我国军船制造实力。  太平洋证券认为,民船行业大规模复苏尚待时日,“南北船”在未来几年将继续面临依靠军船订单的局面。未来,国际贸易活跃度提升、军船订单新一轮的爆发,是行业基本面根本性恢复的基础。  事实上,“南北船”合并早在2014年便开始酝酿,但进度一直较为缓慢。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曾表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装备制造、造船等领域的战略性重组,持续推动海工设备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不断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彼时,这番表态也曾被市场理解为船舶产业将会引来一场大的变革。  3月中旬,中船重工党组书记、董事长胡问鸣一行访问中船集团,与中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举行座谈。当时,双方围绕共同服务国家战略,就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扩大合作范围、促进优势互补,携手推动我国船舶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  与此同时,在资本运作上,南、北船自3月以来,内部资产整合动作频频。  比如中船集团旗下中国船舶、中船防务一直在推进的资产重组。此外,中船重工旗下中国海防公告拟注入715、716、726所旗下经营性资产。  加之3月末时《中国证券报》曾报道称,“南北船”重组方案正在加快制定和上报,船舶制造业“航母”呼之欲出。  种种举动,曾几度点燃市场期待。  在资本市场上,资金也随之交相呼应。A股的上一轮反弹中,船舶制造板块表现优异,不少个股走出了翻倍行情。在这种行情背后,既有行业基本面触底反弹的因素,显然也与造船、海工领域强烈的整合预期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南车与北车合并成中国中车,股价一度飙涨近乎10倍,成为2015年最牛的股票之一,并且成为当年牛市的总龙头。参照南北车合并时带来的财富效应,就不难想象投资者对“南北船”合并的期待。  2018年,中船集团营业总收入1144亿元,净利润约25亿元;中船重工营业总收入3050亿元,净利润69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券商对于“南北船”合并也一直保持较高的研究热情。  今年3月末,国金证券曾发布研报称,如“南北船”整合成功,不仅仅有利于船舶板块,更有望带来外溢效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太旧上货代论坛网

GMT+8, 2025-5-25 05:13 , Processed in 0.09197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